兰州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论文(开放获取),报告两千年前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亚洲沙尘暴的主要因素。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沙尘暴堆积区,其面积达到 64 万平方公里。
粉尘从源区扬起,大量沉降到黄土高原,该区域研究可揭示亚洲沙尘暴的历史。 研究团队在 2009 年钻取了山西北部吕梁山山顶名为“公海”的高山湖泊的湖芯样本。通过提取样品中的沙尘暴组分(沉积物中直径为 19 至 78 微米的颗粒),该团队重建了过去 2000 年亚洲沙尘暴的历史。
通过对比过去 2000 年沙尘暴记录、粉尘源区人口数量以及夏季风雨量,团队揭示了两千年来亚洲沙尘暴的变化规律——东亚夏季风增强时,降雨增加,生态趋好,战乱减少,王朝兴盛(如汉、唐、北宋、明朝等),人口迅速增加,农业发展,开垦草原和荒漠草原为农田,林草植被遭到破坏,进而粉尘源区扩展,最终导致沙尘暴活动快速上升;
相反,东亚夏季风减弱时,沙尘暴活动减少。该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不仅对中国朝代文明的更替具有重要影响,还产生巨大生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