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万人,提前两个月!就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专家指出,稳就业居“六稳”之首,接下来还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继续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尤其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比较充分就业。
失业率有所下降
今年以来,就业表现呈现强势。
主要指标,1-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
重点群体,10月份,20-24岁之间的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1-10月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5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48万人,超出全年目标任务18万人。
市场供求,三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24,市场运行基本平稳。
全国提前实现目标,各地也连传就业“捷报”:1-10月份,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113.53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10月底,河北省城镇新增就业87.0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19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96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2.42%、109.11%、109.6%;四川省前三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5.5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0.6%……
“总体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增就业能提前两个月实现全年目标,而且城镇调查失业率还保持下降,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可以说就业形势是稳定向好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丽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灵活就业人数攀升
为何能稳住?“经济总量扩张、结构调整、创业创新的作用和稳就业政策持续发挥效应的作用,是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形势仍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说。
据统计局测算,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200万人左右。目前6.2%的增速能够带动1100万到1200万人的就业总量。此外,这些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在巩固,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到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上升到52.2%,每年都在提升。
张丽宾指出,当前用工情况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特别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加快发展,对就业的贡献越来越大,推动灵活就业人数占比不断提升。
今年4月份,人社部等部门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竞技员等13个新职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例如,有关机构预测未来五年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岗位为1.91亿个,占全年总就业人数的24.6%,增速大大高于同期全国总就业规模增速。美团点评等联合发布的《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指出,新经济的发展为就业者提供了更多新兴职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就业优先持续发力
“今年我们把就业优先政策放在宏观政策层面,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促进就业工作,这个效应在持续显现,尤其对解决重点群体的就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刘爱华说,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从9月份的5.2%下降到5.1%,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逐步好转。
围绕就业优先,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今年5月份,中国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2019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三年内培训5000万人次。
张丽宾认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面向职工,兼顾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符合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接下来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此外,社保降费等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的出台与落地,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企业用工稳定。”
根据人社部数据,社保降费成效显著,1-9月共降低社会保险费2725亿元。稳岗返还政策加快落地,1-9月共返还失业保险费275亿元,惠及企业75万户、职工3993万人。
“在就业优先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但接下来仍需考虑到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特别是要关注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劳动关系中的风险点,继续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比较充分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张丽宾说。